文化艺术越来越依托科学技术
为期四天的SIGGRAPH Asia 2014将于12月4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对于SIGGRAPH ,普通市民肯定感到陌生,但是对于从事科学、艺术、动画、游戏、互动技术、教育及网页等方面研究的专业人士来说,SIGGRAPH作为计算机图形图像研究领域的“奥斯卡”,可谓无人不知。
本届SIGGRAPH Asia 在深圳举办,也是SIGGRAPH Asia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副总裁丁亮称,SIGGRAPH Asia 在中国深圳举行,让人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未来几年,中国不仅会成为世界电脑图像技术的最大市场,也将成为电脑图像技术和产品的输出国。
“深圳的电脑图像特别是3D产业在中国链条最为完整,从硬件、软件到内容的制作,都体现出一种先发态势,这也是SIGGRAPH Asia 2014选址深圳的原因。”SIGGRAPH ASIA2014大会主席陈宝权教授如是说。
在文化艺术越来越依托科技技术的今天,SIGGRAPH既是技术家的盛会也是艺术家的盛会
习风:说到电脑图像,人们很就会想到《阿凡达》、《泰坦尼克》等好莱坞大片中不可能靠拍摄来显示的逼真场景,艺术越来越依托技术,有这个趋势吗?
陈宝权:艺术和技术从来就没有分家。艺术的表达和传播都需要借助物化的东西,这东西就是技术。战地摄影师卡帕说,“如果你片子拍得不够好,那是你离战场不够近”,他强调的只是摄影师的勇敢,但人的性命毕竟只有一条,如果能借助技术,比如现今出现的携带微型镜头的“蜜蜂”,谁会无端去拼个老命?
习风:技术使艺术的表现力变强,这是人所共知的,即使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社会,所谓民间艺人,其实首先是民间技人。
陈宝权:没有技术,艺术甚至难以成为艺术。比如黄梅戏《天仙配》,要表现七仙女下凡,怎么地你也得从后台吹一点烟气吧,不然,观众怎么在舞台上看到“天上”的场景?再比如珠宝艺术,你没有“花丝镶嵌”技术,哪有“三龙点翠花丝六凤冠”?
习风:技术在强化艺术表现力的同时,也改变着艺术的形式,事实上,各个国家的传统文化遗产都面临着被改造和断流的危险,人们对此似乎只能一声叹息。
陈宝权:单从技术上讲,新的艺术形式取代旧的艺术形式那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比如,过去的戏剧演员,他们需要一场接一场的演出,而电影技术和电视技术出现后,他们只演一场就可以了,不仅如此,人们在看一部戏剧电影的时候,一定会认为演员的说念唱打过于单调,于是,纯粹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就出现了。
习风:难怪如今许多艺术男多为工科男,都有一技在身。您看,我这个年龄学技还来得及吗(笑)?
陈宝权:就像我这样的工科男也在学习艺术一样,你这样的艺术男也得学习技术。我建议你下次关注奥斯卡金像奖的时候,不仅要关注它的艺术奖,还要关注它的科学奖,这叫内行看门道。当然,对于这一次送上门来的SIGGRAPH,您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参观,更要学习它的技术为我所用。
SIGGRAPH是一个产学研结合的会展,什么身份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看点”
习风:SIGGRAPH展示的是电脑图像专业领域里的事情,是一些天天关在办公室做动漫的“宅男”们的事情。我估计不只是我会这么想。
陈宝权:SIGGRAPH Asia 2014是个专业会展不假。我敢说,四天的展会,一个专业人员只要过来参加展会,他至少呆上三天时间。“新兴技术”你能不学?“行业大师班”你难道不想报名?“流动图像和互动媒体应用研讨会”难道你不想听?“电脑动画节”难道你不想跟着一起疯?
习风:如果是一个艺术宅男呢,您有什么可以推荐的。
陈宝权:如果是一个艺术宅男,有三个内容必须参加:一是主讲嘉宾演讲,本届盛会特邀来自数字领域的Scott Ross和哥伦比亚大学的Steven Feiner,他们作为相关领域的领导者和变革者,将会与观众分享电脑图像和增强现实技术领域令人惊叹的研究成果和信息;二是要看看电脑动画节,那是一个展示年度最佳科学可视化、视觉特效、实时图像及叙述短片作品的国际舞台;三是要看新兴技术,那里有包括界面、输入设备、接触系统及机器人等最具创意和创新的互动技术研究。
习风:如果我是一个外行,只是想看热闹呢?你估计这样的观众会不会多?
陈宝权:SIGGRAPH本来就是一个看热闹的地方,如果你不想看门道的话。SIGGRAPH的所有活动都有电脑图像技术作基础,你就是一个普通的观众,也会让你目不暇接。就是在“数字艺术走廊”,你可能都要“穿行”半天,当然,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得入内。
习风:我是一个报人,我特别对“流动图像和互动媒体应用研讨会”感兴趣。在我看来,这个展会如果不请传统媒体记者,他们也会不请自来。
陈宝权:哈,传媒其实也是电脑图像的应用领域之一,这也是我说媒体人要做技术男的原因之一。做媒体不外是内容的表达和内容的传播,而这两者都得靠技术,有人说这是跨界,我说这不叫跨界,事实上,我所在的山东大学已经开设了计算新闻学专业。
电脑图像的产业应用十分广阔,仅仅把它归类为文化产业那是一种偏见
习风:人们一谈到电脑图像就想到影视和游戏,这是否说明电脑图像技术目前在影视和游戏业的应用上一枝独秀?
陈宝权:电脑图像技术在影视和游戏产业的应用最为直接,也可以说,这是目前电脑图像最大的商业应用行业。有一组数字最能说明问题:2010年,中国动画产值为208亿,2015年有望超过500亿;2013年中国游戏市场销售收入为831.7亿元人民币,比2012年增长了30%;而在3D屏幕的增长上,中国一年的增量超过韩国电影屏幕的总量。
习风:可事实上电脑图像技术的应用实在太广了,在我们能想到的产业,似乎都有电脑图像技术隐身其中。
陈宝权:电脑图像技术产业应用的广泛,你可以从本届参会者和参会企业的类别中看出道道。从参会者来看,既有从业者、开发者、研究员,也有艺术家和学生,从参会企业来看,既有硬件制造商,也有软件开发商,还有中间服务商。在硬件制造商中,包括立体三维快速成像技术、商业游戏器材、数码相机、编码解码器、高清电视等制造商达39类,在软件开发商中,包括三维建模、航天和汽车应用、动画、建筑设计及应用、人工智能、制作软件和广播电视设计软件的开发商达38类。
习风:在过去媒体的报道中,人们会发现一个特点,在电脑影像技术领域,国际间的合作似乎比较多,既有中国公司参与好莱坞大片的制作,也有外国公司参与中国电影的制作。
陈宝权:SIGGRAPH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协作而非单纯竞争。事实上,中国的许多企业从一成立起就在技术和市场上立足于全球。比如,江苏原力动画有限公司不久前就担任索尼旗下三款游戏改编电影的制作任务,董事长赵锐就认为,“未来游戏和电影会越来越多融合在一起,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全融合在一起”。
习风:在深圳,谈电脑图像技术应用,不能不谈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您作为SIGGRAPH ASIA2014大会主席,对这个企业有何评价。
陈宝权: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的电视动画《熊出没之过年》曾获央视少儿频道有史以来最高收视纪录,它的特种电影如《海螺湾》、《恐龙危机》、《生命之光》等作品随着方特系列主题公园已经遍布全国十多个城市,甚至走出国门,输出到美国、意大利、加拿大、伊朗、乌克兰;它的《熊出没》里的“熊大熊二”已经跑进全球著名动画频道迪士尼。可以说,正是因为有像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这样的产业链条最完整、业务领域最齐全的大型文化科技产业集团,中国的电脑图像技术的商业化才展示出远大的产业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