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 城市化发展对粤港澳大湾区热带气旋降水的影响

来源:发布时间:2023-12-18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数字所李晴岚研究员团队在城市化发展对粤港澳大湾区热带气旋降水的影响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国际著名期刊《地球物理学研究-大气(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发表了研究论文Effects of urban expansion and anthropogenic heat enhancement on tropical cyclone precipitation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of China(城市扩张和人为热增加对粤港澳大湾区热带气旋降水的影响)。该研究利用GDAS/FNL再分析数据和GAIA全球不透水表面数据,结合TRMM降水数据和多种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定量分析了1985-2017年期间城市扩张和人为热增加对粤港澳大湾区热带气旋降水的影响,揭示了城市化发展对大湾区热带气旋降水的影响机制。本文的第一作者是先进院数字所高性能中心的何轮凯同学,李晴岚研究员是通讯作者。

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经常遭受热带气旋的影响,这些热带气旋通常给该地区带来巨大降水。热带气旋降水不仅受大尺度环境背景和热带气旋强度的影响,还受到当地地形和城市化发展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化进程迅速,这对城市地表地形和能量平衡产生巨大影响,可能导致更加频繁的城市化极端降雨事件和其他灾害。了解城市化对该地区热带气旋降水的影响对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但迄今为止仍缺乏相关详尽研究。

为解决这一问题,李晴岚研究员团队选择了“山竹”与“天鸽”两个给粤港澳大湾区带来强降水的热带气旋,利用数值模拟的手段模拟这两个热带气旋在大湾区的登陆过程。通过改变地表的人为热通量和城市下垫面地形,进行敏感性实验,研究人为热增加和城市扩张对两个热带气旋登陆过程中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地区的热带气旋降水着人为热增加和城市扩张而增加,但在城市下风向区域,只有人为热增强会导致热带气旋降水的增加,城市扩张对下风向区域降水没有显著影响。人为热增强和城市扩张会影响地表温度、地表显热通量和地表潜热通量,进而导致大气不稳定性和地表蒸发量的变化,从而引起低层水汽辐合的变化,而这一变化是大湾区热带气旋降水着人为热增加和城市扩张而变化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城市化与热带气旋降水的关联机制。

此研究得到了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基础研究面上项目以及深圳市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