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院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上实现重要应用
6月20日,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在德国法兰克福举办的国际超算大会(ISC)上公布,“神威·太湖之光”取代“天河二号”荣登榜首。“神威·太湖之光”采用中国自主设计研发的“申威”系列芯片,由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安装于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是全球第一台运行速度超过10亿亿次/秒的超级计算机,峰值性能高达12.5亿亿次/秒,持续性能达到9.3亿亿次/秒,接近“天河二号”的3倍,计算功耗比为60.51亿次/瓦,比“天河二号”节能60%以上。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数字所工程与科学计算研究室团队成员参与了多项与超级计算机相关的科研工作。团队针对“神威·太湖之光”全新的计算核心架构特点,对飞机、高速列车流场分析、城市污染扩散、脑血流模拟等一系列在研应用课题的算法和软件进行了性能测试和调试工作。目前,团队开发的算法及软件已成功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上部署,实现了100万核的并行可扩展性,可对上述大规模计算密集型应用问题进行高效率、高精度及高时效性模拟。
在2014年广州“天河二号”荣获世界超算冠军时,研究团队完成的“深圳市区环境流场以及污染源的时空重建与追踪计算”案例成为评价其计算能力与速度的重要参考。经过多年的努力,此次该团队在国家自主研发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上完成了百万核以上的并行计算能力,标志着先进院在大规模并行科学与工程计算领域走进了世界前列。